|
2015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工程建設標準 二維碼
今天是2014年的最后一天,新的一批工程建設標準即將在明天-新年的第一天開始實施。因此,小編為大家整理總結了將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幾個標準,以供參考。 新版《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 11月6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建市[2014]159號),本標準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原建設部印發的《建筑業企業資質等級標準》(建建[2001]82號)同時廢止。 經對比,新資質標準中的專業承包資質由原先的60項減少為36項,與建筑工程領域有關的變化:取消土石方工程、混凝土預制構件、高聳構筑物、電梯安裝、金屬門窗工程、預應力工程、爆破與拆除工程專業承包企業資質;合并防水工程、防腐保溫工程為防水防腐保溫工程;預拌商品混凝土專業更名為預拌混凝土專業,附著升降腳手架專業承包擴大為模板腳手架專業承包等等。 另外,新資質標準明確規定了各類別施工企業一級、二級、三級資質注冊建造師數量以及專業(特級資質暫未公布),其中變化較為明顯的有:各類別二級企業資質對一級建造師數量要求明顯增加;各類別三級企業資質由三級項目經理證改為注冊建造師等等。 《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14 新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14將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實施。標準的修訂調整,表明綠色建筑的等級認定條文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普及和推廣的逐漸深入,中國的綠色建筑正由“淺綠”走向“深綠”,星級認定門檻也將會越來越高。 從節能建筑到綠色建筑、從“淺綠建筑”到“深綠建筑”,在政策的強力推動下,中國的綠色建筑發展即將迎來一場顏色的深化改變。 新版主要修訂內容 1.將標準適用范圍由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的辦公建筑、商場建筑和旅館建筑,擴展至各類民用建筑。 2.將評價分為設計評價和運行評價。 3.綠色建筑評價指標體系在節地與室外環境、節能與能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室內環境質量和運行管理六類指標的基礎上,增加“施工管理”類評價指標。 4.調整評價方法,對各評價指標評分,并以總得分率確定綠色建筑等級。相應地,將舊版標準中的一般項改為評分項,取消優選項。 5.增設加分項,鼓勵綠色建筑技術、管理的創新和提高。 6.明確單體多功能綜合性建筑的評價方式與等級確定方法。 7.修改部分評價條文,并為所有評分項和加分項條文分配評價分值。 《建設工程施工現場供用電安全規范》GB 50194-2014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批準《建設工程施工現場供用電安全規范》GB50194-2014為國家標準,自2015年1月1日起實施。原《建設工程施工現場供用電安全規范》GB50194-93同時廢止。 本規范共13章和1個附錄,主要技術內容包括:總則,術語,供用電設施的設計、施工、驗收,發電設施,變電設施,配電設施,配電線路,接地與防雷,電動施工機具,辦公、生活用電及現場照明,特殊環境,供用電設施的管理、運行及維護,供用電設施的拆除等。 本規范適用于一般工業與民用建設工程,施工現場電壓在10kV及以下的供用電設施的設計、施工、運行、維護及拆除,不適用于水下、井下和礦井等工程。 《粉煤灰混凝土應用技術規范》GB/T 50146-2014 經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以2014年第405號公告批準發布《粉煤灰混凝土應用技術規范》GB/T 50146-2014,自2015年1月1日起實施。原《粉煤灰混凝土應用技術規范》GBJ146-90同時廢止。 本規范共分7章,主要技術內容包括:總則、術語、基本規定、粉煤灰的技術要求、粉煤灰混凝土的配合比、粉煤灰混凝土的施工、粉煤灰混凝土的質量檢驗等。 《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14 經過將近4年的努力,《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14(簡稱“新標準”)已于2014年9月30日正式簽發,并將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新標準”在“03版標準”9章107個條文的基礎上,調整為10章135個條文,主要在12個方面進行了修訂和完善,以滿足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公路建設和管理的需要。 具體內容如下: 1.理念轉變:公路功能決定技術等級的選用 2.顯著提升:調整設計車輛和車輛折算系數 3.著眼基礎:服務水平分級進一步細化優化 4.千錘百煉:應用運行速度檢驗與安全評價 5.摒棄“一刀切”:功能主導橫斷面組成及指標 6.給出調整空間:路面設計軸載可根據項目需求確定 7.適應新政:提高了二級公路汽車荷載標準 8.造價與安全的平衡:調整隧道限界及相關安全規定 9.明確設計目標:規定工程設計使用壽命 10.著眼未來:對改擴建作出原則規定 11.因地制宜:給出特殊地區公路建設標準和指標 12.細節決定成敗:調整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配置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