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2016年我國衛生計生發展公報發布,曝光 7 大數據 二維碼
非公醫療與基層醫療的快速發展得益于政策推動。近年來,為了加強普通民眾的就醫體驗,減緩三甲醫院壓力,分級診療正式開始實行。各大政策的出臺、落實使基層醫療機構的發展呈現出一片火熱趨勢。 8月21日,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2016年我國衛生和計劃生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下稱《公報》),并就公報的亮點作了解釋。《公報》顯示,我國“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實現了良好開局。(《公報》原文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基層醫療機構新增5748個 從醫療衛生機構總數來看,基層醫療機構數量大幅增長,2016年末,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數達983394個,其中基層醫療衛生機構926518個,同比增加5748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34327個,鄉鎮衛生院36795個,診所和醫務室201408個,村衛生室638763個。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54379個。 病人醫療費用漲幅回落 數據顯示,2016年醫院次均門診費用245.5元,比2015年上漲5.0%,上漲幅度比上年下降1.3個百分點;人均住院費用8604.7元,比2015年上漲4.1%,上漲幅度比上年下降2.1個百分點。醫院次均門診藥費(111.7元)占比45.5%,比上年(47.2%)下降1.7個百分點;醫院人均住院藥費(2977.5元)占34.6%,比上年(36.8%)下降2.2個百分點,五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 2016年各級公立醫院中,三級醫院次均門診費用上漲3.9%,人均住院費用上漲2.0%,漲幅均比上年有所下降。 2016年公立醫院改革在控制病人費用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醫療費用漲幅明顯下降。2016年城市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擴大到200個,90.9%的試點公立醫院取消了全部藥品加成,大醫院藥費的下降,帶動了醫療費用整體漲幅的下降。 全面兩孩政策效應逐步顯現 根據衛生計生住院分娩活產統計,2016年全國新出生嬰兒數為1846萬人,比2013年增加200萬人以上,總和生育率提升至1.7以上。通過全面推進流動人口衛生計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全國流動人口基本公共衛生計生服務覆蓋率達87.4%。 計劃生育家庭獎勵和扶助“三項制度”共投入資金141億元,比上年增加28.4億元;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受益1065.9萬人,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制度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受益100.5萬人,西部地區“少生快富”工程受益3.4萬戶。 統計結果顯示,全面兩孩政策效應正在逐步釋放。2016年,二孩及以上占出生人口比重超過45%,達到200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全面兩孩政策實施情況符合預判,出生人口數量平穩增加,政策實施滿足了絕大多數群眾的生育意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