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環林建材有限公司
搜索
鋼質門-鋼質墻板-品牌制造商
專注金屬制品生產20余年,工藝先進廠家直銷
在線客服

白天:09:00-17:30

技術支持:
 29903142

服務電話:

馬經理 15850681798

李經理:   15589957070

技術顧問:

劉經理:13176655573

24小時客服中心:

微信圖片_20210330161508.jpg


醫院病房樓的設計全方位分析

 二維碼
作者:環林醫用鋼質門和鋼質墻板

醫院建筑作為能量消耗很大的一種特殊的公共建筑,已從20世紀單純的建造轉向21世紀以病人為本的綠色醫院。而在醫院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病房樓,病人停留時間最長,能量消耗最大,因而病房樓的綠色設計就成為綠色醫院設計中最關鍵的環節。

醫院建筑作為能量消耗很大的一種特殊的公共建筑,已從20世紀單純的建造轉向21世紀以病人為本的綠色醫院。而在醫院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病房樓,病人停留時間最長,能量消耗最大,因而病房樓的綠色設計就成為綠色醫院設計中最關鍵的環節。充沛的晝光照明,清新的室內空氣,與自然共生的物理環境,低能耗高效率的綠色病房樓將是二十一世紀不可阻擋的潮流。


1

一、綠色建筑的綠色病房樓

  (一)綠色建筑概念的引入

  20世紀70年代能源大危機,使人們一下子從肆無忌憚地消費地球資源中清醒過來。

  節約資源,珍愛我們唯一的地球,已成為全人類的共識。在建筑行業,超越生物圈的時空限制,孤立地考慮自身系統的隨意發展已逐漸被人們唾棄,建筑師們在不斷尋求新的可替代的能源的同時,也在進一步實現與自然環境的和諧融合。回顧歷史,傳統建筑在滿足人們對功能要求的同時總是伴隨著大量的環境污染、能源耗費、資源浪費,而綠色建筑的興起徹底改變傳統建筑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使人與自然共同發展。實際上,綠色建筑就是可持續發展的建筑,是長時期滿足人類健康地從事社會與經濟活動的保證。

  (二)綠色建筑設計宗旨與整體醫學模式的契合

  醫院是維系人類健康、延續人類生命的物質環境。人類對健康的孜孜以求促使醫院不斷發展,由城市向邊遠地區,其密度不斷增大,然而,在過去人們一味追求醫院建筑的功能完善與大規模的同時,卻步入了醫院設計的誤區:一方面忽略了對生態、資源的影響,耗費了巨大的能源,另一方面將冰冷、毫無人情味的?昆凝土塊扔給病人,忽略了病人的心理感受。由單純的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會整體醫學模式的轉變急待加強,早在1977年,美國學者恩格爾就指出,為了了解疾病的決定因素,并達到合理的治療和預防,醫學模式必須考慮到病人,環境,社會。這就意味著醫院應成為社會、人與環境三者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一個場合。也就契合了綠色建筑本身的宗旨——協調自然、人與社會的關系,使建筑更好地融入自然界與人類社會。所以說綠色建筑與整體醫學模式的落腳點是完全一致的,即從患者的生理心理方面人手,建立一個衛生的,處處體現對病人的照顧與體貼的,具有廣泛兼容性與高度親和性的環境。

  (三)建立綠色病房樓的必要性

  在現代醫院的發展過程中,西方國家的病房樓經歷了由多層到高層再到多層的發展,而在我國,土地資源有限,為節約用地,大量病房樓設計正有一種向上發展的趨勢。按規范,超過24米的一類高層需要防煙樓梯、消防樓梯等消防設備,而且高層建筑本身也較低層建筑耗能,這就導致病房樓約占一般綜合醫院40%的能耗;建立綠色病房顯然刻不容緩。

  病房樓是患者在醫院環境中滯留時間最長的一個部門,病人長時間住在病房樓,無奈、煩躁、情緒低落接踵而至,如何減少病人的厭煩情緒?怎樣體現對病人的關懷?綠色病房一一給這些的問題以圓滿的解答。另外綠色病房樓通過建立良好的醫療環境,促進了病人的早日康復,加快了病床的周轉率,也為醫院帶來經濟效益。

2

二、綠色病房樓的設計理念一高技術與高情感的結合

  病房的設計由于其服務對象的特殊性——不正常或者不健康的人群,這就導致在設計上比其他的建筑設計對服務的主體有更多的考慮,綠色病房設計一改過去病房環境呆板局促、單調乏味、不愉快的氣味隨處可聞、資源耗費巨大的狀況,把“綠色”賦予病房,讓建筑有了生命,與患者一起呼吸。當今的建筑高技術發展為此創造了條件:太陽能的利用、智能化建筑技術、低能耗建筑材料、與一些資源的可回用處理技術的成功運用。但是不可忽視的另一方面,在廣泛運用高技術的后面隱藏著的情感的空虛和冷漠,這與病人住院尋求的“安全感、節律感、信任感”的心理意向是相違背的,因此尋求在建筑空間和室內外細部作富人情味的柔化處理無疑能平衡高技術帶來的負面效果,使病房樓變得更加迎合病人的需要。

  倡綠色病房應時時體現對自然的保護和對病人的關懷:

  (一)環保要求

  地球資源有限,而病房樓的能量消耗大,廢棄物多,給環境造成了極重的負擔,尊重自然,生態優化是綠色建筑最基本的內涵,將可持續發展戰略運用到病房建筑的設計上,充分的利用自然資源,讓建造以一種低耗高效的方式運行。

  (二)衛生要求

  患者入住病房的目地是觀察療養、隔離病毒、恢復健康,而醫院的性質決定了眾多不同病因的患者將匯集于此,其中一些患者是病毒病菌的攜帶者,各種病原體附著于懸浮在空氣中的塵埃而與病人發生最直接的接觸。因此極易造成交叉感染,病房樓的環境能否有效防止傳染病毒的傳播,這就要求建筑師在設計時考慮提供給患者清潔衛生的空氣和有效的通行路線。

  (三)患者基本的生理需求

  病房樓就是病人的“家”。患者的生理特征要求有舒適宜人的室內環境,主要是適宜的溫度、濕度、流動的新鮮空氣以及良好的日照采光。過高過低的室內溫度、濕度、都可能引起病情的惡化。

  (四)患者基本的心理需求

  患者從熟悉的家庭環境轉入陌生的病房樓,再加上對病情的憂慮、恐懼,給病人帶來很重的心理負擔,創造溫馨的家庭化病房增加其私密性。輕松愉快的室內外環境不但能緩解病人的焦慮和痛苦,還能促進病人的康復。

3

三、綠色病房樓的操作層面和構建方法

  由病房樓的性質所決定,病房就是病人的家,所以必須保證給病人以家的溫馨、自然的感覺,而且必須考慮能源的利用與資源回收,使其做到與自然和諧統一。這就不單要求現代高科技的人工智能系統來處理病房內的聲環境光環境室內空氣品質,還要盡可能少地消耗能源而且病房環境宜人、舒適典雅,使病人心情舒暢。為此家庭化、庭院化、情感化正成為一種不可阻擋的設計趨勢。

  (一)病房樓內物理環境

  聲環境:噪音是環境壓力的最有害因素,據醫學研究表明噪聲會對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生殖腺產生重大影響,它會使大腦受到刺激,使病人心情煩躁、易怒,加重病人痛楚,使病人無法充分休息和睡眠,從而阻礙治療,因而噪聲問題是營造健康舒適的綠色聲環境的關鍵。

  由于我國經濟水平較低,長期以來醫院均采用四床病室、六床病室以節約投資,在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情況就更甚,故病人之間的相互干擾在所難免,而來訪家屬也給病人帶來一定的干擾。尤其是急救病房對其它病房的影響更大,因此,病房樓的噪聲控制必須從設計開始綜合考慮:

  合理布置病房樓,使其遠離大的噪聲源,如鍋爐房、水泵房、緊急配電室。對外界噪聲的隔離一般可采用隔聲墻、堤壩、樹木綠化帶來控制。現在很多醫院種植高大喬木以隔離消聲不失為一種經濟、環保、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內部噪聲主要來源于空調、來訪者之間和來訪者與病人交流。我國經濟承受能力還未達到普遍采用中央空調的狀況,而是在部分病房安裝空調,而在這些房間安裝消聲設備是消除噪音所必需的。許多調查表明,家屬與病人的交談時間較短,更多的是與其他探視者在病室內談論病情及其它。國外許多醫院另外專門開辟環境優雅的小空間供來訪者休息及相互之間的交談,如病房樓內設計小咖啡屋等。

  另外在特別需要安靜的ICU病房,也需要作一些特別的處理,一般常用吸聲吊頂板、纖維墻板、噴涂吸聲材料作頂棚和墻面等等。

  音樂療法這個概念很早就被許多醫學專家提出,音樂是優美和諧的旋律,使人身心放松。象在病床設旁氧氣和吸引插孔一樣設音樂插孔,讓病人需要時隨時可以聽到,或在陽光間回蕩舒緩的音樂,讓音樂去放松病人緊張的情緒;撫慰痛苦的心靈。

  光環境:神經學家理查德‘沃特曼認為“光是僅次于食物的最重要的控制機體功能的環境輸入”。全人類的心理、生理系統幾與之相關的行為是經數百萬年進化而來的,而整個進化過程都是在自然的太陽光底下進行的,長期以來,在建筑領域內人們一直努力尋求增加與自然光的親和。就醫院而言,太陽光的紫外線可以殺菌消毒,和煦的陽光可使病人緩解長時間呆在病房的苦悶之情,能使他們身心放松精神振奮,充滿生活的希望。德國人海沃德?沃法曾進行研究,記錄了全日光照射對正常兒童血壓和呼吸頻率的影響,發現采用日光照射后的兒童的平均心臟收縮壓降低了17%。

  以往太陽光直接照射存在的問題:在炎熱地區,夏季窗戶附近得熱過于集中;進深較大房間,其光照分布不均勻。現在綠色病房設計中也得到了解決,綠色高技術給綠色病房的晝光設計開辟了廣闊的天地,光學透鏡薄膜用于丙烯酸板、反射百葉或鏡面板、全息或衍射晶格玻璃,更多的綠色建筑中采用的遮板反射技術,一方面遮擋周邊的直射光,另一方面將晝光反射到中間區或內區的深部達8~10m,使光線在室內可以更好地分布。

  計算機的高度發展使人為控制光環境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光學活動百葉系統就是將微電腦技術運用到建筑材料的一套新工藝,他們除了傳統的用桿式裝置來手動控制外,還用新型光感光線角度測量系統和計算機軟件算法來進行自動控制,使百葉的角度自動滿足室內光照的需要。

  如林茨會議展覽廳采用的玻璃由嵌在雙層玻璃之間極薄的百頁格柵構成。百頁反射陽光,只允許漫反射光線進入室內這樣不僅防止了由于陽光直射造成的夏季室內溫度過高,而且避免了陽光直射導致的眩光。這是把自然光引入室內的綠色建筑設計中很好的典范。

  病房內空氣品質:空氣品質(AIQ)是一直以來是設計的盲區。丹麥哥本哈根教授P.0.Fangan在1989年國際室內空氣品質會議上指出,空氣品質的好壞反映了滿足了人們要求的程度。這個全新的概念用主觀評價來代替長期以來評定AIQ的客觀指標。

  醫院是各種病菌的匯集場所,潔凈清新的空氣對病患的益處不言而喻。長期以來,病房內充斥著消毒藥水的特有氣味,潛意識里告訴患者所處的環境不再是舒適的家而是在醫院,給病人帶來較大的心理壓力和感官刺激,這對患者的治療是不利的。

  提高空氣品質,除了使用綠色建材(例如:TOYOShutter環林烤漆鋼板隔斷、醫用鋼制門等)外,通風顯然是一條有效的途徑。自然風是綠色病房樓特別是高層病房樓所提倡的(這包括高層建筑的服務空間),它能通過空氣的自然流動排除室內污濁的空氣與濕氣,增加人的舒適感,并減少機械通風和空調的需求,節省能源與投資。



登錄
登錄
我的資料
留言
回到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银市| 田东县| 泸定县| 麻栗坡县| 金阳县| 镇宁| 呼图壁县| 孝义市| 济宁市| 陇川县| 越西县| 荥经县| 贵阳市| 兴文县| 土默特右旗| 鱼台县| 海安县| 阳城县| 鲁甸县| 锦屏县| 达拉特旗| 延津县| 溧阳市| 东平县| 灵丘县| 理塘县| 安国市| 布尔津县| 建瓯市| 云霄县| 深圳市| 兴文县| 霍山县| 神农架林区| 长泰县| 剑川县| 大冶市| 惠来县| 德格县| 嘉善县| 通道|